|
教育局 >> 单位简介 |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大力推进教育改革,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教育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 目前,全县共有中小学校55所,幼儿园35所(含民办幼儿园和校带幼儿园),在职教职工3253人。其中,小学27所、初中24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高中3所,在校中小学生总数为15,485人。校园校舍占地总面积137.54万平方米。 一、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质量大幅提升 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7%,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5%,省级示范性幼儿园有2所。义务教育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小学入学率、升学率均逐年有所提升,辍学率由原来的1.24%下降为1%。初中升学率为88.4%,比2009年提高了2.7个百分点,辍学率控制在2%以内,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及格率均提高,文盲率控制在1 %以下。 按照省、州要求,全面做好学校达标工作,对列入达标验收范围的38所学校进行达标验收,已有24所学校初步达标。到目前,各项迎检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中。 二、抓好基建项目和装备项目落实,实现办学条件初步均衡 去年投入1.6亿元(含2013年续建项目资金),异地新建汪清四中、二中、五中高标准教学楼,开工建设两个乡镇的中心幼儿园,加固汪清县第四小学教学楼,维修改造鸡冠乡中心小学教学楼,新建和改造食堂5420平方米。进一步加大教育装备项目的投入力度,全年争取资金227.4万元用于改造实验室、购置器材、增加仪器和图书等,改善了办学条件。 三、健全教师培训体系,提升队伍整体素质 重新修订了与师德建设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广泛开展教师形象塑造工程和创建师德建设先进校活动,涌现出朴航瑛、毕东锋等一批师德建设先进个人,朴航瑛入选“全国十大教书育人楷模”。近三年共投入92.6万元用于教师培训,以专家引领、全员集中培训、校本培训、网络研培“四种模式”全覆盖,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逐年上升。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5%,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8%,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8%。通过岗位培训、专题研讨、论坛交流、高级研修、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校长的理论水平和管理素养。 四、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州少数民族地区前列 我县的“质量加特色”的朝鲜族教育发展模式从理论研究到实验操作、到加快推进基本确立,投资数十万元建设了25个小班化教室,配备了电视机、电脑、实物投影等现代教学设施。作为示范校的汪清二小“小班化”教学模式被列入全州10所“小班化教育样板校”。 汪清五中传统体育项目得到中央媒体关注,多次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民族教育发展水平居全州少数民族地区前列。 五、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服务社会能力 职业教育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导,民办教育为补充的发展格局,职普比例达到4.2:5.8,年培养技能型人才300余人。在保证学生实训的前提下,对外承揽加工机械零件,现已成为地球卫士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定点维修机构。职教中心与上海榕港餐饮集团、八达岭熊乐园等28家企业联合办学,顶岗实习率达98%。以职教中心为龙头、乡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支撑、民办职业培训为补充,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年培训5万人次。 六、规范办学行为,优化育人环境 加强校园安全管理,联合公安、消防等部门定期对全县各中小学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为城区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卫干部,购置钢叉、警棍、强光手电筒、防刺手套等保卫器材。各学校每年组织至少两次以防震防火为内容的紧急疏散演练。教育局和交通局积极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目前全县8个乡(镇)已落实接送学生线路43条,日接送学生1300余人,基本满足了通勤学生的实际需求。 后勤管理工作呈现亮点,制定出台《汪清县中小学校后勤管理实施方案》,对学校宿舍、食堂、绿化等工作实行“星级管理”,我局校产办在黑吉辽蒙冀津六省市后勤与勤工俭学工作交流会上代表吉林省做了经验交流。目前,我县有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39所,在校生13363人,已全面启动“营养餐计划”。 加大教育系统“三乱”治理工作力度,组织开展“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实施“阳光招生”、严格落实“三限”政策,全面推进政务、校务公开。严肃查处教育系统违纪违规案件,全面实施责任追究制。汪清县教育局 2013年2月2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