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公众信息网 >>汪清新闻>>汪清新闻


《脱贫攻坚进行时》大兴沟: 铺就“造血式”产业扶贫路

采写:汪清广播电视台 韩向东 【字号 】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6日 打印本页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大兴沟镇聚焦精准扶贫要求,以龙头企业拉动,致富带头人引领,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坚持走“造血式”扶贫路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月9号,记者来到位于大兴沟镇龙水村北侧的延边绿庭长白山牧业有限公司现代农业园,67座生态大棚在白雪覆盖的田野中拔地而起,连绵起伏,阵势宏伟,与大棚相呼应的还有依山而建的一座现代化种猪繁育基地,与龙水村遥相对望。
    据延边绿庭长白山牧业有限公司介绍,延边绿庭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目前已经完成一期投入近一亿元,预计1月月末投产运营,园区投产后,将大大加速龙水村的脱贫步伐。
    同期声:延边绿庭长白山牧业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祝满忠
    我们绿庭长白山牧业有限公司在龙水村的种猪繁育基地和生态大棚项目马上就要启动,需要大量用工,大概需要100多名,我们用工主要考虑龙水村和周边村屯的贫困户,给他们提供就业岗位,同时给他们增加劳动收入,尽一下我们企业的社会责任。
     2017年,借助延边绿庭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大兴沟镇龙水等17村713户贫困户1178人人均增收447元。龙水村还通过土地流转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园区内大樱桃采摘大棚开放后,龙水村还能适时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扩展村民创收渠道。
    同期声:县编办驻大兴沟镇龙水村“第一书记”谭昕
    咱们绿庭公司在龙水村的生态大棚项目和种猪养殖基地能为咱们龙水村的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还能带动咱们龙水村的贫困户就业,为龙水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各项(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针对94%的贫困人口是因病、因残或缺乏劳动力致贫,产业项目面临无人实施的窘境,大兴沟镇通过“政府+企业+贫困户”的模式与延边绿庭、兴帮牧业、等产业龙头企业合作经营,即政府以扶贫资金投入到企业、企业抵押保本、贫困户受益分红的形式,确保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了稳定收入。如兴邦牧业就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通过推广肉牛秸秆饲养育肥技术,为当地基础母牛提供人工授精等服务,带动了大兴沟镇黄牛养殖产业发展,目前全镇黄牛存栏量达到了4000头。
    同期声(朝语):大兴沟镇龙水村村委会主任 金龙元
    年轻人都出国打工,留守的都是老弱病残,国家给了好项目也因为没有劳动力无法实施,这次国家开展脱贫攻坚战,一些好企业好项目引入龙水村,助力贫困户脱贫,为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增添了信心。
    另一方面,大兴沟镇将产业扶贫项目向致富带头人倾斜,通过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实现“扶强带弱”的产业扶贫新门路。
    太和村党支部书记荆明,从事养牛产业多年,具有丰富的养殖经验,带富能力强。镇政府就投入扶贫资金105万元与荆明合作经营黄牛养殖项目,由荆明牵头成立了村办企业--汪清县平和鑫黄牛养殖场。在经营方面,由村班子成员组成犊牛采购组、饲养管理组、成牛销售组,做到产销一体化经营;在利润分配方面,制定项目利润分成制度,项目年纯收入若高于30万元以上,村班子成员分配20%,村集体分配20%,贫困户分配60%。若项目年纯收入低于30万元以下,则全部分配给贫困户。2017年黄牛养殖项目初步见效,收益7.56万元,使120户222人贫困户人均增收340元。
    同期声:大兴沟镇太和村贫困户 张磊
    我们村刚开始办这个养牛场挺多人不太赞同,说闲话的也比较多,经过这一年的运营感觉不错,今年贫困户每人分了340元,像我们这样年轻的还可以上这儿打打工,有了好带头人跟着干离脱贫不远了。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6日 审核: 发布单位:汪清公众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联系我们 - 部门登录 - 管理登录
 
wlzx8812721@126.com
Copyright 2013 Wangqi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汪清县政府网络中心 汪清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吉ICP备06010423号] 制作维护:汪清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电话/传真:0433-8812721

访问量:45424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