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电信行业与世界同呼吸同脉搏
汪清县早在1921年10月就在现在的百草沟镇设立了汪清电报局和长途电话局。开始办理电报和电话业务,但因设备差、用户少,电信事业发展缓慢。1952年建州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电信事业逐步经历了明码电报、有线人工电报到电传、打字电报和无线密码电报的过程。电话由单机传呼到交换机叫人、直至拨号电话……全县实现了交换程控化、传输数字化、乡乡通光缆、村村通电话,已建成面向全国、沟通世界、与世界通信科技发展同步的现代综合通信网络。
——电信机构数经变革,营业网点遍地开花。1946年3月,原邮政局、电报局和长途电话局合并成立了汪清邮电局。1998年9月,国邮电企业开始实行邮政与电信分开经营,成立了汪清县电信局,经营电信业务。1999年,电信固定电话业务与移动业务分离,筹建中国移动集团,汪清县成立了移动营业厅。2000年,在剥离了无线寻呼、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业务之后,成立了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同年年末,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铁通业务在我县陆续开展。2002年11月,依据国务院关于电信体制改革方案的精神,将原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南北两大公司,中国网通在汪清县取得了蓬勃的发展。2008年5月,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为中国网通,汪清县目前联通公司下辖15个农村支局,121个电话接入网点;铁通业务并入中国移动,汪清县目前已拥有自办、合作营业厅17个,各类代办代销网点233个;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CDMA网,成立新电信,目前汪清县拥有1个自有营业厅,18个合作营业厅。
——电话走进千家万户,汪清走进信息时代。解放初期汪清县电话并不多,除极个别行政机关外,其他民众用之极少。建州后,电话业务迅速发展起来,电路由架空明线改为电缆,交换设备也逐年更新换代,由最初的供电式室内交换机,发展到如今程控交换机。1995年,汪清县电话实现了交换程控化,结束了汪清农村电话用“摇把子”的历史,2002年汪清县开通了小灵通业务,2004年,汪清县移动公司推出了无线固话业务。全县电话数量由过去的十几部,到今天的固话实装6万户、小灵通3万户、TD无线固话近5000部。随着科技的进步,无线电话也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从刚开始笨重的“大哥大”,到现在轻巧灵便的智能手机,移动电话从过去人们眼中的奢侈品,到现在的几乎人手一部,甚至多部。如今,汪清县无线电话用户达到20余万。
——电报业务功成身退,网络崛起联通宇内。民国时期,汪清县靠仅有的一条电报电路进行对外联通。建州后,汪清县电报电路得到迅速发展,电报电路增至5条,并拥有了一条无线电路。1986年,汪清县电报终端设备拥有电传机14部、载波电报机1部、短波发信机5部,取消了人工电报机。1991年至1993年相继取消电传打字机和机械式电传机。1995年开办礼仪电报业务。随着通信事业的快速发展和通信手段的多样化,电报业务逐年减少,至2004年所剩单边带电台2部,但已处于停用状态。1998年,汪清县建成了汪清数据通信网。网络的强大功能受到群众青睐,它可以快速的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令人足不出户完成各种业务。为了实现更快捷的网络传输,2000年,中国网通安装开通56门ISDN设备,ISDN、DDN、分组交换业务被金融、保险、教育、医辽等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实现了互联互通。2001年,开通ADSL业务。现今,汪清县网络种类已经由中国联通一枝独秀发展到联通、移动、电信三家网络,传输线路实现了光纤入户,网络用户达到20000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