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公众信息网 >>乡镇社区>>乡镇概况


能源重镇——罗子沟镇

采写: 【字号 】    发布时间:2017年2月22日 打印本页



    

 乡镇概况


   一、罗子沟镇基本情况
    (一)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
    罗子沟镇,位于汪清县东北部,距县城100公里。地处北纬43°23′至44°03′,东经130°02′至130°31′。东与黑龙江省东宁县为邻,南与复兴镇、东光镇相邻,西与天桥岭镇、鸡冠乡相连,北与黑龙江省穆林县接壤。罗子沟镇南北纵长52公里,东西横宽25公里,全境总面积1,491平方公里。是全县第一大镇。距汪清县100公里,是汪清经罗子沟到黑龙江省老黑山、东宁、绥芬河、穆棱的必经之路。
    2、地形面貌
    罗子沟辖区地势南部、西部、北部较高,东部最低。镇域地形面貌为老爷岭和太平岭绵延四周,中部为山间河谷盆地,最低河谷处为镇驻地正东河谷地,也就是绥芬河泻入山谷地。山地一般海拔为600——800米,主要有大顶子山、秃老婆顶子山、老木林子山、老木林子西山等,其中,大顶子山海拔1,097米,是罗子沟镇区域内最高峰。中间河谷盆地地势较为平坦,海拔在380——420米之间,东部海拔最低处约为340米。
    3、气象、水文
    罗子沟镇属于北半球大陆性中温带湿润湿凉气候区,系县内冷凉,寒冷气候区,大于10℃的积温2,200℃—2,000℃,无霜期100—120天,年均日照2,468.6小时,平均降水量为512mm,最大冻土深度为2.01米,四季分明,春季温度变化大,冷暖干湿无常,多偏西风;夏季短暂,温凉而潮湿,多暴雨;秋季凉爽,多晴朗天气,但受寒流威胁严重;冬季漫长而寒冷。气候还受海拔高度影响,地势高气温低。罗子沟辖区属于高海拔的山区气候。
    从农事季节看,2月初虽然“立春”,但罗子沟仍然是严寒的冬季。从3月下旬起,气温开始回暖,始为春季。春季空气活动频繁,冷空气势力渐弱,常有冷暖空气对流,天气变化无常,风力加大,时寒时暖。多数年份在5月下旬仍有霜冻出现;从6月上旬开始,气温渐高,降水量增多,便进入夏季。7月中旬至8月上旬,气温升高,雨量集中,时有暴雨,时为盛夏;8月下旬,气温明显转凉,降水减少,进入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天气温和晴朗,秋高气爽;11月中旬至翌年3月为漫长的冬季,是四季中最长也是最冷的一季。冬季北风频繁,河长结冰,大地封冻和厚厚的积雪。
罗子沟镇从1996年设立气象站以后始有气象记录。汪清县城多年平均气温为4℃,而罗子沟镇自1966年至1976年的平均气温为2.8℃,最高年平均气温为3.7℃,出现在1975年。最低年平均气温出现在1969年,为1.7℃。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1973年7月25日,为35℃。极端最低气温为-36℃,出现在1969年1月4日。
    镇域内河流为绥芬河水系,发源于盘岭的绥芬河由南向北流入境内后,折转东北向黑龙江省东宁县境内流去,在罗子沟镇境内沿绥芬河两侧支流发育,水量充足,主要有三道河、西大河、小绥芬河等。太平沟水文站记录绥芬河历年平均流量为7.09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为2.24亿立方米,夏季占全年流量的46.6%,而冬季只占全年流量的1.24%。
    本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均属高矿化度水,含氟量和氮污染严重,系地方病高发区,是我省改水防病重点区域之一,普及深井自来水是改善水质的主要措施。
    4、土地与资源
    全镇辖区面积为1,49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林地占1,291平方公里,草地占211平方公里,水域占114平方公里,难利用地182平方公里,交通用地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37平方公里,2008年实际耕地达到总面积7,252公顷,种植农作物种类有谷物、豆类、薯类、药材、蔬菜、瓜类。
    镇域内自然资源丰富,为代表的是林业资源和地下矿场资源,全镇年木材产量为1,300立方米,已探明的矿种有油母页岩、金、铁、水晶石、白钨矿、乌矿、石灰石、煤等,其中分布在东碱村一带的水晶石保有储量2,277千克,分布在永胜一带的C1级储量为1,252吨,分布在向阳林场乌矿储量在5000吨,镇区北部分布的油页岩储量C1级15,415万吨。
    (二)经济、社会资料
    1、历史沿革、文物古迹、革命史记
    罗子沟镇历史悠久,据文物遗址考察资料,远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和辽金时代就有人类活动,近代文明开发已有百余年,辽金时期建立的古城距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罗子沟镇原名绥芬大甸子,后因太平沟一带石砬子多又是通往珲春的便道,人民习惯称“砬子沟”,由于音转1935年改称罗子沟。清末至民国时期,罗子沟为汪清县麦耕社,1945年11月成立了麦耕区,也就是弟方区,1949年3月改为罗子沟区,1958年成立了罗子沟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罗子沟乡,1984年改为罗子沟镇至今。
    罗子沟遗址位于罗子沟东部绥芬村河北岸一级台地上。遗址范围,西起罗子沟古城向东400米,南从河岸台地开始向北100米,遗址中心靠近河岸。在遗址中部发现有50—60平方米灰坑一处,灰烬内夹有红烧土、木炭及经过磨制的骨器和兽骨等。采集文物总类较多,器形多样,其中石器较多,骨器和陶器次之。经考证,罗子沟遗址属古代北沃沮人文化遗存,反映了境内东北部绥芬河流域原始文化面貌,其年代与绥芬河中游黑龙江东宁团结遗址年代大体相同,属战国至两汉时期。
罗子沟镇是著名的抗日根据地,1930年9月,罗子沟区委成立后,领导人民群众配合抗日游击队打击日伪军警,巩固和发展罗子沟游击区。1934年村,中共东满特委决定,开辟罗子沟为新的抗日游击根据地。同年,东北人民革命军二军独立师三、四团主力联合抗日救国军部队进攻罗子沟,取得胜利,为罗子沟抗日根据地打下基础。此后,罗子沟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发展壮大。
    2、行政区域、社会组织、村镇空间分布
    罗子沟镇位于汪清县东北部,距县城100公里,处于两省三县交汇处,(吉林省汪清县,黑龙江省东宁县、穆棱县)距俄罗斯100公里,国道和铁路83公里,高速公路100公里,朝鲜罗津港口300公里。行政区域面积1491平方公里,辖区内21个行政村, 1个国营农场, 6个国营林场,耕地面积1.5万公顷,总人口3.5万,少数民族人口占3%,其中农业人口1.5万人。
    3、人口及农村劳动力转移
    罗子沟镇21个行政村,分布在三沟一区(即南沟、北沟、西沟、镇区)。城镇就业及农村劳动力转移方面,通过全面参与创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据不完全统计,全镇总劳动力在10415人左右,现有60%以上的农民一年四季有事做无农闲。去年,通过全民创业活动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镇创产值12000多万元,增收3000多万元,农民人均达到3600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4、罗子沟镇经济发展情况 
    第一产业方面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镇政府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州、县有关农业发展的政策,继续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并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根据农业大镇的特点,不断引进科技手段和灵活的市场运行机制,解放思想,转变传统观念,有组织、有计划地完成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向日葵、高油大豆、小粒黄豆、白瓜籽为主的高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已经连续五年稳定在7,560公顷,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63%,向日葵产业已经成为我镇经济作物种植的支柱产业,仅此一项每年创产值可达2100万元,比调整前增收25%以上,其它经济作物收入达到2000万元。通过不断调优种植业结构,使农民致富的增收点变得越来越多,农民致富增收的前景变得越来越广阔。
    精品畜牧业发展迅速。几年来,镇政府始终把发展畜牧业生产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截止到目前,全镇黄牛及育肥牛、生猪养殖等达到了历史新高,黄牛及育肥牛发展数达到12000头,出栏5000头,繁改1500头,生猪发展数达到10500头,出栏6000头。
    以五味子、人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不断发展,五味子人工抚育面积达到160公顷,人参留存面积100公顷,其它地道药材48公顷。
    以高效生态沟系开发为主的林产业立体式综合开发初具规模。
    第二产业方面
    罗子沟镇区域广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民俗文化独特,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一是资源优势,主要有四大资源:耕地、水利、矿产、林地。全镇耕地面积1.5万公顷,主要农作物有大豆、玉米、向日葵、白瓜籽等,占地12万平方米的农产品交易市场是全省最大的葵花籽交易市场和集散地。现已探明的矿藏类种类有,铁、钨、铜、油母页岩、大理石、金、水晶、硅石等。其中已开发的油母页岩项目,其中,龙腾能源公司已完成投资8亿元,吉林成大能源有限公司已于2008年投资3500万元对我镇油母页岩剩余资源进行了勘探,并计划于2009年投资建设,进行页岩开发。现已探明的大理石主要由花岗岩为主,储量在3000万立方米,福建东南石材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完成全部投资,并投入生产,年加工饰材6万平方米。通过招商引资现已有多家大理石开发商决定入驻大理石园区投资建厂。省水电有限公司投资1000万元,地方配套700万元的古城电站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正在安装发电机组。浙江何字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投资3500万元,在汪清县城区建成占地4万平方米以葵花籽为主的炒货加工厂。
    5、土地利用情况
    罗子沟镇总面积1,490.73平方公里,其中,林地为1,291平方公里,草地占211平方公里,水域占114平方公里,难利用土地182平方公里,交通用地4.2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37平方公里。
农业耕地实际面积为7,252公顷,主要用于耕作谷物、大豆、玉米、药材、蔬菜等等。罗子沟镇绥芬村成立了全州首个农业机械合作社,农民入社土地面积374公顷,户数396户。合作社农民人均收入达到4000元。
    工业用地主要是两大园区,即油页岩综合开发园区总的占地面积为39.6万平方米、大理石加工园区总占地面积为4.9万平方米。以及木制品加工厂和腐竹加工厂等一些其他加工企业。
矿产开发方面,现已开发的有,油页岩矿产开采,大理石矿产开采,乌矿、铁矿等正在勘探阶段。
    6、文教卫生事业
    教育事业迅速发展,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几年来对村小学进行了统一的修善与美化,投入资金256万元完成了初中宿舍楼及食堂和供暖建设工程,投资28万元,完成对上河村校园改造,全镇中小学校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学生的素质教育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水平不断增强。
卫生事业有了长足进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参加率达到75%以上。计划生育政策和各项工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 81%,人口出生率0.54%,计生合格村达到50%,在省州组织考核验收中多次取得良好成绩。
    7、商业、服务业、集市贸易情况
    镇区商业和服务业都有一定的规模,基本上集中在镇中心,现有轻工市场和农贸市场各一处。
    8、旅游资源
    (1)、古城遗址:镇区有辽金时古城遗址一处,属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2)、在镇域内还有河东村、四道河子抗日根据地及西大顶子山抗日密营点,为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城镇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
发展情况


    一、项目建设情况
    1、罗子沟油页岩园区开发项目
    为加快推进油岩工业园区项目建设步伐,2008年下半年县委、县政府决定组建了汪清县油页岩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通过对油页岩资源探矿权的挂牌出让,成功引进了浙江日月集团和吉林成大集团。建设年产40万吨油页岩项目计划总投资40亿元,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加上龙腾能源公司的生产能力,罗子沟油页岩园区页岩油年产量可达70万吨,年产值30亿元,上缴税金3亿元,这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就我们罗子沟镇而言,3个企业在安置职工1万人的基础上,镇区直接增加人口将超过2万人,这样,罗子沟总人口将达到5万人以上。油页岩工业的发展,将直接拉动罗子沟镇农业、流通业、建筑业、商业等各行各业的快速兴起,实现“一业兴、百业兴”局面。
为加快园区项目建设,做好为企业服务工作,镇党委、镇政府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认真研究制定为油页岩资源开发服务的各项工作举措。10月初,成立了由镇政府主要领导为主任的镇油页岩项目服务办公室,全面帮助企业做好项目建设中用地、补偿等工作,为油页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的建设和企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服务环境。
    2、大理石建设项目
    2006年,已落户我镇的福建东南石材有限公司在已投资800万元的基础上,08年又新增投资200万元,用于矿山开发和新厂建设,目前,该厂每天加工大理石成品200m2,加工成品大理石4.2万平方米,实现产值336万元。
    2009通过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招商团队赴山东、北京一行洽谈招商,重点开发大理石资源项目的招商建设。目前,已有福建福鼎裕盛石材、日照宽城石材集团等7家客商初步与我镇接洽,洽谈石材矿山开发事宜。我镇争取做大、做强大理石园区,不断扩大产品影响力,打造石材品牌企业,不断壮大我镇企业经济,形成核心力,创一流石材加工小城镇。目前为止,已有企业达成意向,今年新上2台套机锯入驻园区,计划5月份开工建设。在常青村新发觉的石材矿山,内蒙古客商已进行了前期矿山剥离工作。
    为进一步挖掘全镇石材资源,镇里专门成立了2个石材探查小组,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继续对全镇的石材资源进行探查,登记造册,为深度开发打基础。对决定入驻大理石园区的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协调相关手续的办理,实现政令通畅,打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为加快大理石建设项目发展,镇政府投资12万元,完成3.4万平方米的园区建设用地“三通一平”工程,为客商直接进驻园区建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木材加工项目
    罗子沟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打造“木业之都”战略,加快木制品加工业的发展步伐,依托本地及周边地区林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大对木材加工业的招商力度,全镇木材加工企业11家,加工木材2000立方米,实现产值1000万元。
    4、葵花籽加工项目
    2006年通过招商引资落户汪清县工业集中园区的延边何字食品有限公司是镇重点引资企业,该项目主要以加工葵花籽、白瓜籽、松籽等为主的系列炒货食品。该项目已完成场厂房建设,进入试生产阶段。
    通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以向日葵、高油大豆、白瓜籽等高效经济作物为主的新的作物种植结构已形成规模,传统的农业模式正逐步被取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仅向日葵一项全镇收入即可达到3200万元,比调整前增收30%以上,此外,新的经济作物品种种植也不断增加,2008年,白瓜籽一项种植面积已达到1500公顷,仅产值1900万元,成为广大农民新的增收点。与此同时,镇政府继续加大投入和管理,进一步完善以飞机场为主场地,占地10万平方米的葵花籽交易市场,打造集晾晒、精选、仓储、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实现了吉林东北部最大葵花籽集散地目标。
    5、古城电站项目
    古城电站是近几年来罗子沟镇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已历时三年,总投资1780万元。项目完成后年发电450万kwh,年产值167万元,预计2009年建成投产,年可实现税金30万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把农村建设成为广大农民的美好家园,必须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科学制定乡镇村屯建设规划。结合镇情,进一步完善了镇村布局和村屯规划设计,镇村面貌不断改观。村屯道路建设顺利推进,全镇有14个村实现了村路硬质化,总长度达到60公里以上。投资9.5万元,完成太平村党群众活动室建设,投资322.5万元,用于该村自来水、改厕、亮化工程、健身器材和垃圾集中处理,实现了太平村为州级卫生村屯的目标。
    镇政府加大了镇区内基础设施和环境治理工作,投资35余万元,安装马路照明灯34个,结束了罗子沟镇没有路灯的历史。清理镇区下水管道400米,修复井盖10个,彻底解决了镇区中心地段因管道堵塞而形成的大面积积水问题。农民文化广场修饰一新、更换了新型节能灯具,使广场更加洁净、亮丽。依托县财政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专项资金投资20万,装修镇政府办公楼,铺设了地暖改变了办公环境。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实现新居工程及泥草房改造138户,其中低保户30户。
    三、农业特色项目发展情况
    1、绥芬村农业机械化合作项目:在去年总计投资200万元的基础上,今年省财政又投资200万元,大中型农机综合配套机械已达40台(套),农机库房及粮仓等配套设施扩建工程已投入使用,入社户数386户,入社耕地500公顷。
    2、农副产品加工类项目:总投资在500万元的两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这两个项目主要以大豆深加工和玉米烘干为主,占地总面积1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年加工大豆2000吨、玉米10000吨,实现产值800万元,实现利税50万元,目前企业运作情况良好。
累计投资300万元,已完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腐竹加工厂,粉条加工厂、精洁米加工厂、油坊、酒坊、酱油米醋加工等小规模企业的改造扩建项目,其中香菽牌腐竹出口俄罗斯打入国际市场,罗子沟牌粉条,古城牌精洁米获得了省内创绿色无公害食品称号,通过创名优品牌,使本地农副产品扩大了市场占有份额。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7年2月22日 审核: 罗子沟镇 发布单位:汪清公众信息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夹 - 联系我们 - 部门登录 - 管理登录
 
wlzx8812721@126.com
Copyright 2013 Wangqi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汪清县政府网络中心 汪清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吉ICP备06010423号] 制作维护:汪清县互联网信息中心
电话/传真:0433-8812721

访问量:45424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