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便民不是口号,服务才是目标! 强化服务聚民心,促进和谐助发展!  
新闻动态 汪清参考
        汪清公众信息网 >> 公告

父亲和古诗

采写:阿伟 【字号 】 浏览次数:5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7日 打印本页

    
    一天,和孩子谈起古诗时,不禁想起小时候一边看父亲做木工,一边听他念“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那场景如此清晰,如此令人回味。
    父亲小学文化,只读了三四年书,后来参军到部队接触外面的世界,读书学文化成了他认识世界的一把钥匙。他在部队的大炕上读完了四大名著,而且大多是躲在被窝里用电筒看完的。难以想象一个1950年出生的农村少年对这些大部头有着这么大的兴趣。我想,大概饥饿年代的孩子,对食物、知识和新事物都渴望一下子全部吞下,再慢慢消化。
  多年后,我翻看父亲的工作笔记,扉页就是他记的“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隔几页就记励志格言、名人名言、诗词歌赋。他把这些抄记下来的字句,转发给幼小孩童,着实在不经意间栽下种子。他念“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用方言很贴切地解释,我大概知道了为什么说时间宝贵。他诵“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洒脱、平凡人的诗意、对美好事物的爱慕洋溢在他青春的脸上。
  我要感谢父亲,是他领我到了书本之中、文字之域,领略方块字之美,把目光投向那小小我之外的“无尽藏也”。没有他的指引,我的人生又是怎样的呢?年纪越长,越不爱说话,莫管身外无限事、且读几句唐时诗——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父子多年,我亦为父,有时他会让我给他做的小桌写句诗什么的,便欣然领命写些“知足乃人生一乐,无为得天地自然”、“万人如海一身藏”,他则拿起凿子、斧子一笔一划地雕琢。也许,此刻,他是欣慰的,他的孩子总如他那么热爱诗词歌赋,热爱生活。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8年1月17日 审核: 丁秀丽 发布单位:互联网信息中心
   
 

 单位地址:汪清县南山街 邮政编码:133200
 邮箱:wlzx8812721@126.com 电话:8812721 
 版权所有 © 2013-2014 互联网信息中心 [管理入口]